徐大纬数字手绘艺术一《雨》

徐大纬

<p>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六月,今年的霉雨季节似乎提前来到了上海,又闷又热,大雨滂沱,却是一个宅家画画的好机会,就画几幅上海的雨景吧。</p><p>雨中的上海是值得细细品味的,纵然外滩的夜景壮观雄伟,小家碧玉的西区马路却宽窄宜人,林立的梧桐先声夺目,两侧的小洋房、戗篱笆、咖啡店……,这道上海独特的风景线,既传统又时尚,是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。</p><p><br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纽约曼哈顿雨夜</b></p><p><br></p> <p>然而,动笔时我却怀疑自已能否把雨景画好,于是决定先画一幅美国纽约曼哈顿的雨中夜景来练手,发现效果还不错,于是决定开工用ipad创作《雨》数字手绘系列画,旨在表现上海雨中之魅,相信你看了之后会有一点亲临雨中漫步的冲动吧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陆家嘴证券大厦</b></p><p><br></p> <p>陆家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黄浦江畔,隔江面对外滩。是众多跨国银行的大中华区及东亚总部所在地,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之一。</p><p>上海证券大厦是一座集建筑美学与现代科学为一体的智能型建筑,大厦由加拿大WZMH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,采用敞开式巨门的造型,在西端建筑之间凌空横跨63米大型天桥。立面外罩银白色铝合金板的米字型网,显露出全钢结构的稳重与坚固,整个建筑极富时代感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复兴西路夏朵餐厅</b></p><p><br></p> <p>复兴西路(原名白赛仲路 Route Gustare de Boissenzon)是上海市徐汇区的一条东西向道路。复兴西路东起淮海中路(原名霞飞路),西至华山路(原名海格路),是上海前法租界西段的重要街道。</p><p>该路段的街道景观高度绿化,沿路尽是法国梧桐,绿树成荫,环境幽雅,为上海文人雅士最爱的居住地带。</p><p>图中是复兴西路近华山路口的一家网红餐厅一一夏朵餐厅,广受上海市民的青睐。</p><p><br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柯灵故居</b></p><p><br></p> <p>柯灵(1909年2月15日—2000年6月19日,原名高季琳,笔名朱梵、宋约。原籍浙江省绍兴市斗门镇,生于广州。</p><p>1932年6月参加革命。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,第二届民进中央理事,民进中央常委,中国电影理论家、剧作家、评论家。</p><p>柯灵先生的故居位于复兴西路147号,是一幢临街三层楼的西班牙风格的寓所。据记载,柯灵先生与夫人陈国容在这栋楼203室居住了近半个世纪,在这里,柯灵构思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。</p><p>漫步在复兴西路上,总会暮然恍惚,觉得宛若梦境。一路向东,路边高耸的梧桐树,迷人的花园洋房,配合地上斑斑点点的树荫,仿佛漫步法国街头。法租界貌似是上海保留最好的地方,这里柔美、宁静,如同城中小岛。喧嚣的城市快节奏与刺耳的喇叭声在这里被稀释,留下上海唯一的一片净土。</p><p><br>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老麦咖啡馆</b></p><p><br></p> <p>位于上海桃江路25号甲的“老麦咖啡馆”,是一家网红咖啡馆,生意兴隆。这是老麦发家的地方,后来开了几家,生意依然不错。</p><p>米黄色外墙配上墨绿色门窗,是法租界西班牙洋房的装修标配,老麦咖啡馆遵循这一法则,把小小的店面装饰得有模有样,怪不得老克勒和小白领们喜欢得不得了。</p><p>桃江路(Taojiang Lu)在上海市徐汇区东北部。东起汾阳路,西至乌鲁木齐南路。</p><p>民国2年(1913年)筑,以法国军官名命名恩利和路(Route Henri Riviere)。民国32年改名靖江路。因与京江路谐音,1980年以湖南桃江改今名。</p><p>仅400多米长的桃江路,沿街多花园住宅,普希金纪念碑近在咫尺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东平路</b></p><p><br></p> <p>东平路是中国上海市徐汇区东北部的一条街道。该路为东西走向,东起岳阳路,西至乌鲁木齐南路,全长约400米,宽从11.5米到12.4米。</p><p>东平路原名贾尔业爱路(Route Francis Garnier),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13年,当时属于越界筑路性质,以1880年法国驻沪总领事命名。次年该路就在法租界大扩展中被划入法租界。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,以山东东平改名东平路。</p><p>东平路是上海著名的住宅区,沿路绿化甚好,行人稀少,沿街开着不少网红小餐厅,吸引了不少年青人,是上海著名的“情侣路”。著名的住宅有5号、9号爱庐、11号原宋子文住宅。1949年以后上海京剧院、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设于此处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外滩源联合教堂</b></p><p><br></p> <p>联合教堂是位于上海“外滩源”的科特式小教堂,建成于1886年,曾经在一场大火中毁坏,落架后按原图纸重新修缮恢复一新。该教堂毗邻外白渡桥,可远眺东方明珠,是不错的旅游景点。</p><p>“外滩源”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,东起黄浦江、西至四川中路、北抵苏州河、南面滇池路,占地16.4公顷。区域内保留着一批建于1920年至1936年间的各式近代西洋建筑,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,是外滩“万国建筑博览会”的源头,也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。我国近、现代的金融业和贸易业均从这里孕育发展并走向壮大。现存有15幢优秀历史建筑和一批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英国领事馆</b></p><p><br></p> <p>英国驻沪总领事馆 (外滩)位于外滩33号,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纪建筑物,建成时间为1873年。建筑风格属于19世纪流行的殖民地式样,四坡顶,2层均有券廊,砖木结构。1966年,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关闭。</p><p>本图表现了券廊的独特魅力,突现其立体感和透视感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b style="color: rgb(255, 138, 0);">密丹公寓</b></p><p><br></p> <p>密丹公寓位于武康路湖南路口,是武康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由法国建筑师赉安设计。</p><p>当一战的硝烟漫及整个欧洲,中国,尤其是上海被很多西方人看成是理想的避难场所,这其中就包括Arthur Kruze。1933年来到上海游学,后加入了A. Leonard和P. Veysseyre创立的建筑事务所——赉安洋行。</p><p>密丹公寓是他们设计的一幢Art Deco和现代式结合的建筑。密丹公寓只有五层高,它的外立面装饰虽然简洁,但是别致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。</p>